刊頭

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

2014 06 22 澎湖常見魚-烏格(014 張恩浩)

澎湖常見魚類(烏格)
學名Acanthopagrus schlegelii
命名者(Bleeker, 1854)
棲息深度3 - 50公尺  最大體長50 cm 
中文名:黑棘鯛  科中文名:鯛科
中國大陸名:黑棘鯛
其他中文名:黑鯛、烏格、黑格、沙格  
有毒魚類:否  觀賞魚類:是  
食用魚類:是  經濟性:是   
世界分布:西太平洋
台灣分布: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
棲息環境:砂泥底、河口、近海沿岸、潟湖、
礁沙混合區
參考文獻: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福建魚類誌(朱等, 1985);楊鴻嘉圖鑑 ()
英文俗名Black sea bream; Blackhead seabream; Black porgy  
形態特徵:體高而側扁,體呈橢圓形,背緣隆起,腹緣圓鈍。頭中大,前端尖。口端位;上下頜約等長;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-3對,兩側具臼齒4-5列,下頜前端具圓錐齒2-3對,兩側具臼齒3列;鋤骨、腭骨及舌面皆無齒。體被薄櫛鱗,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,基底被鱗;側線完整,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5.5列鱗。背鰭單一,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,硬棘強,第IVV棘最長;臀鰭小,與背鰭鰭條部同形,第II棘強大;胸鰭中長,長於腹鰭;尾鰭叉形。體灰黑色而且銀色光澤,有若干不太明顯之暗褐色橫帶;側線起點近主鰓蓋上角及胸鰭腋部各一黑點。除胸鰭為橘黃色外,其餘各鰭均為暗灰褐色。
棲所生態:黑鯛是鯛科家族中對水質的容忍性最強的魚類,但其性敏感多疑,警戒性強,會以尾鰭挖土,行動極為敏捷。屬於溫、熱帶沿岸雜食性底棲魚類,喜棲於砂泥底之內灣水域,有時會進入河口區域。以底棲甲殼類、軟體動物、棘皮動物及多毛類為食。雌雄同體,且會性轉變,在3-4歲前全為雄性,其後才轉變為雌性。   
地理分布:分布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日本、韓國、台灣及中國大陸沿海。台灣各地海域均有記錄。  
漁業利用:為各地魚市場上常見的高級食用魚,味道鮮美,料理方式以紅燒或鹽烤為主,若為新鮮魚體,亦可製成生魚片食之。全年均產,以秋季至翌年春季較佳;繁殖季節在每年的2月到5月,以4月最盛,在3月開始即可在台灣沿海捕撈魚苗。目前已是臺灣重要的養殖魚種之ㄧ,以箱網養殖和陸上池塘養殖為主,已可完全養殖,產量穩定。臺灣西南及南部地區,以及離島之澎湖等地均有養殖魚出售。目前市場所見的黑鯛大多是來自養殖漁塭。由於其對環境之適應能力較強,人工繁殖技術亦已成熟,種苗來源穩定,所以亦是各縣市政府海域放流的重要對象魚種。
參考資料

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2635

2014 06 22 澎湖常見魚-黑貓仔(014 張恩浩)

澎湖常見魚類(黑貓仔)
學名Cephalopholis boenak
命名者(Bloch, 1790)
棲息深度1 - 150公尺  最大體長30 cm
中文名:橫紋九刺鮨  科中文名:鮨科
中國大陸名:橫紋九棘鱸   
其他中文名:橫帶鱠、過魚、石斑、黑貓仔、黑絲貓、竹鱠仔 
有毒魚類:否  觀賞魚類:是  
食用魚類:是  經濟性:否   
世界分布:印度至西太平洋
台灣分布: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
棲息環境:礁區、近海沿岸 
參考文獻: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(Randall et al.,1990)
英文俗名Overcast grouper; Chocolate hind; Brown-barred rockcod; Brownbarred rockcod; Brownbarred grouper; Charcoal grouper; Brown coral cod; Brown coral-cod   
形態特徵:體長橢圓形,側扁,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.6-3.1倍。頭背部略為陡直;眶間區平坦或微凹陷。眼小,短於吻長。口大;上頜稍能活動,可向前伸出,末端延伸之眼後之下方;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,下頜內側齒尖銳,排列不規則,可向內倒狀;鋤骨和腭骨具絨毛狀齒。前鰓蓋緣圓而平滑;下鰓蓋及間鰓蓋微具鋸齒。下頜無犬齒。體被細小櫛鱗;側線鱗孔數46-51;縱列鱗數86-100。背鰭連續,有硬棘IX枚,軟條15-17;臀鰭硬棘III枚,軟條8;腹鰭腹位,末端不及肛門開口;胸鰭圓形,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,且長於腹鰭以及後眼眶長;尾鰭圓形。體色呈暗褐色;體側通常具有7-8條暗色橫帶;頭部有時具有從眼睛輻射出去的藍紋;上鰓蓋棘及中鰓蓋棘間具有一黑斑;背鰭軟條部、臀鰭及尾鰭暗色而具有淡藍色緣。
棲所生態:一般棲息於淤塞而已死的珊瑚礁區水域,水深在1-30公尺處,亦曾有過在水深64公尺處被拖網捕獲之記錄。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等為食。  
地理分布:分布於印度-西太平洋之熱帶、亞熱帶海域,由肯亞至莫三比克南部,東至西太平洋,但不存在於印度洋中大部份的島嶼。台灣名地大都有分布,尤其在北部、東部及南部沿岸較常見。   
漁業利用:中小型石斑魚,不是主要經濟性魚種。一般漁法以一支釣、拖網或魚槍捕獲。食用及觀賞兼具。台灣大多以一支釣捕獲,產量不少。一般以煮湯食之,味道佳,肉質鮮美。
參考資料
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2513

2014 06 22 澎湖常見魚-剪破布(014 張恩浩)

澎湖常見魚類(剪破布)
學名Abudefduf vaigiensis
命名者(Quoy & Gaimard, 1825)
棲息深度0 - 15公尺  最大體長20 cm
中文名:條紋豆娘魚  科中文名:雀鯛科
中國大陸名:五帶豆娘魚   
其他中文名:厚殼仔、五線雀鯛、岩雀鯛  
有毒魚類:否  觀賞魚類:是  
食用魚類:是  經濟性:否
世界分布:印度至西太平洋
台灣分布: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、蘭嶼、綠島、東沙、南沙
棲息環境:礁區、近海沿岸、潟湖 
參考文獻: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Fishbase(2005)Fishes of Japan(Nakabo, 2002) 
英文俗名Scissortail seargent; Sergeants; Sergeant-major; Sergeant major; Indo-Pacific sergeant; Five-banded sergeant-major  
形態特徵:體呈卵圓形而側扁。吻短而略尖。眼中大,上側位。口小,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;齒單列,齒端具缺刻。眶下骨具鱗,後緣則平滑;前鰓蓋骨後緣亦平滑。體被大櫛鱗;側線之有孔鱗片18-20個。背鰭單一,軟條部延長而呈尖形,硬棘XIII,軟條14-16;臀鰭硬棘II,軟條13-16;胸鰭鰭條18-20;尾鰭叉形,末端呈尖形,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。體呈灰白至淡黃色,體背偏黃;體側有5條暗色橫帶。胸鰭基底上方有一小黑斑;鰓蓋骨後緣上方無黑點;尾柄上無黑點。尾鰭灰白色。
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沿岸岩礁區之淺水域,但亦可棲息在離岸較遠或較深的水域內。常成群聚集以浮游動物或藻類為食。生殖季節時,雄性魚會在礁穴內建立其領域。 
地理分布:廣泛分布於印度-太平洋區,自紅海、東非洲至萊恩群島、土木土群島,北至日本南部,南至澳洲。台灣各地海域及離島之岩礁或珊湖礁海岸均有分布。   
漁業利用:中小型之雀鯛,可食用,一般不為漁獲對象魚。有人將其作觀賞魚之用。
參考資料

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2430

2014 06 22 澎湖常見魚-紅貓仔(014 張恩浩)

澎湖常見魚類(紅貓仔)
學名Pseudochromis tapeinosoma
命名者(Bleeker, 1853)
棲息深度2 - 60公尺  最大體長6 cm 
中文名:紫青擬雀鯛   科中文名:擬雀鯛科
中國大陸名:紫青擬雀鯛   
其他中文名:准雀鯛、紅獅公、紅貓仔  
有毒魚類:否  觀賞魚類:否
食用魚類:是  經濟性:是
世界分布:印度至西太平洋
台灣分布:東部、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、蘭嶼、綠島
棲息環境:礁區、近海沿岸、潟湖、礁沙混合區 
參考文獻: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Fish of Japan(Nakabo, 2002)
英文俗名Black-banded dottyback; Blackmargin dottyback; Horseshoe-tailed dottyback    
形態特徵:體細長而側扁;頭呈鈍圓形。吻短。眼大。口中大;上下頜齒數列,部分為犬齒;鋤骨及腭骨均具齒。體被小櫛鱗,主鰓蓋骨具鱗;側線截成兩列,前段延伸至背鰭基底中部後,鱗孔數22-25,後段延伸於尾柄中央,鱗孔數6-10。背鰭基底長,具硬棘III,軟條22;臀鰭具硬棘II,軟條12-13;腹鰭具I硬棘及5軟條,其中第3根最長;胸鰭鈍圓;尾鰭為圓形。體及鰭條均為紫青或紫棕色, 腹部顏色稍淡。雄魚體和鰭條黃色,臀和腹鰭稍紅;由吻端向頭背部而延伸背鰭基底末端具一黑色縱帶;尾鰭中緣形成馬蹄形黑斑紋;活著時,鰓孔後部分有一白色圓點斑,死後很快的消失。雌魚體及鰭條均為紫青或紫褐色, 腹部顏色稍淡,背部緣鑲有灰色縱走斑紋,胸鰭透明。
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潮池、岩礁地區及珊瑚礁區,但因生性十分害羞,平常大都躲入礁岩洞穴中,若不仔細的觀察就不容易發現。以浮游動物及小型的甲殼類生物為主要食物,屬肉食性魚類。有強烈地域性行為,若有其他魚種侵入地盤,會啄咬侵入者直到入侵生物離開。 
地理分布:分布於印度-西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,北起日本南部,東至澳洲西部,西至新加勒多尼亞。台灣東部、東北部、南部、澎湖、綠島、小琉球及蘭嶼海域均有。  
漁業利用:體色豔麗,十分動人,是深受水族人士喜歡的魚類,唯應注意同一水族箱內同種會有激烈打鬥的現象。
參考資料
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2430

2014 06 22 澎湖常見魚-水針(014 張恩浩)

澎湖常見魚類(水針)
學名Hemiramphus far
命名者(Forsskål, 1775)
棲息深度0 - 30公尺  最大體長45 cm
中文名:斑鱵   科中文名:鱵科
中國大陸名:斑鱵  
其他中文名:補網師、水針、簪針(澎湖)、莎優莉 
有毒魚類:否  觀賞魚類:否
食用魚類:是  經濟性:是
世界分布:印度至西太平洋
台灣分布: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
棲息環境:礁區、砂泥底、近海沿岸
參考文獻: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
英文俗名Spotted halfbeak; Barred garfish; Black barred garfish; Blackbarred halfbeak; Black-barred halfbeak; Black-barred garfish;
Barred halfbeak; Halfbeak   
形態特徵:體延長,側扁,標準體長為頭長之3.8-4.6倍,為體高之5.3-6.2倍。眼前脊缺如。上頜短,突出成三角形,其上無鱗;下頜突出如喙,其長不小於頭長;鋤骨及舌上無齒。鼻窩內具一圓形或扇形嗅瓣。第一鰓弓上鰓耙25-36(通常為29-33)。鰾為多室型。背前鱗數32-39(通常為34-37);側線位低,近腹緣。背鰭與臀鰭對在,臀鰭起點在背鰭第6-8軟條之下方,背鰭具12-14軟條,臀鰭具10-12軟條;雄魚之臀鰭不變形;胸鰭短,標準體長為胸鰭長之5.4-6.6倍,具 11-13軟條;腹鰭短小,後位,其基底與尾鰭基底之間距遠短於其與鰓蓋後緣之間距;尾鰭叉形,下葉長於上葉。體背呈淺灰藍,腹部白色,體側中間有一條銀白色縱帶,另有3-9(通常為4-6)垂直暗斑;喙為黑色,前端具明亮之橘紅色。
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沿岸或島嶼四周較乾淨的水域表層,成群洄游,一般皆在水草較多的水域。容易受驚嚇,逃避敵害時,有時會有躍出水面的動作。以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食。 
地理分布:廣泛分布於印度-西太平洋區,西起紅海、非洲東岸,東至薩摩亞,北至日本南部,南至澳洲北部水域及新加勒多尼亞。臺灣除東南部水域外,皆可發現。  
漁業利用:春夏之間為盛漁期,可利用流刺網、圍網、定置網等漁法捕獲。成魚肉質味美,用油煎食味道不錯,鹽漬亦可。幼魚偶作為觀賞魚,有趣可愛。
參考資料
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0888